本文转自:湛江日报
“足球之乡”坡头区坡头镇——
“坡”里村村有球队 “头”号球迷聚满圩
资料图(受访者供图) |
策划/黄康生 采写/本报记者骆丽华
坡头区坡头镇素有“足球之乡”的美誉,足球文化底蕴深厚,群众足球基础扎实。自20世纪50年代起,当地群众便自发组建业余足球队,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,追逐足球梦想。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,每年春节期间,坡头镇举办的“迎春杯”足球赛已成为传统盛事,赛事规模宏大、人气高涨,深受群众喜爱,成为坡头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在坡头镇,村村都有足球队,每一所学校、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足球队。
足球融入生活:节假日必有球赛
在坡头,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非常广泛,而且是多层次多梯队,全方位的足球人才都具备。
坡头镇的小学、大多数中学都有自己的足球队,年年组织比赛。坡头小学自1956年起狠抓足球运动,每学期都开展班际比赛。1964年,该校梁坤明老师被派去省学习足球知识和技能,回校后,迅速在校开展足球授课与技术训练。1990年坡头小学获省小学生男子足球赛第6名,并连续多年进入湛江市小学生男子足球赛前3名。每年儿童节前夕,坡头镇都举办全镇小学生男子足球赛,至今已举办十几届。
坡头镇上几百人的村庄都有自己的足球队,农村没有足球场,在水稻收割之后,或者花生、番薯收挖之后,农民支起两个龙门,就练起足球来。村与村之间经常组织比赛,足球不仅丰富了村民生活,还增进了村与村之间的情谊。
每一个单位、每个行业都成立了自己的足球队,每个节假日、甚至周末都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,趣味十足。例如“红心杯”足球赛,就是参赛队自由报名,互相切磋,奖品就是输的队请赢的队吃西瓜,而这样的赛事也是连年举办。
每年春节,是坡头镇的足球盛宴,除了有镇政府主办的比赛,没有报上名的三四十支球队也会分夹流、敏安等几个赛区来进行比赛。
坡头镇文体协会前会长李观礼曾感慨地说:“足球成为坡头青年最重要的运动,成为坡头人生活的一部分。”
2023年坡头镇迎春杯决赛,网上人气达到39.5万,创下“小球迷”平台全国单场年度人气足球比赛第一名。2024年,坡头镇“迎春杯”足球赛在坡头镇垉屋村开赛,赛事全程引进网络高清直播,特邀前国家队女子足球队球员林宇萍到场指导,线上点击量高达30万人次,现场观众达5000人。
足球强镇:离不开政府重视支持
足球运动蓬勃地发展,群众基础好,更得益于坡头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。近40年来,每年春节,从大年初一到初十,坡头镇都举行大型的足球比赛,报名参赛的球队都在20支以上,由于限时只能比赛到正月初九,不得不控制参赛球队数量,只让16支球队参加比赛,以先到先得为原则,报满即止。而镇领导经常坐镇观战、加油鼓劲,这对于各足球队、队员都是莫大的鼓舞,大家踢得更带劲,比赛的秩序更好,比赛风气也非常文明。
“从娃娃抓起”:足球人才的摇篮
坡头镇狠抓小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,使他们从小打好足球基础。在良好的足球氛围、培养机制下,足球苗子层出不穷。
据悉,前国家队女足运动员林宇萍,广东省队女足运动员卢康娟、郑茵(曾入选国家队,任广州市越秀区女足教练),国家青年队陈日金、广东省队黎志辉、梁华,深圳风鹏队员梁日富等都是坡头土生土长、本土培养出来的足球人才。同时,坡头镇还培养出大批优秀裁判员,国家一级足球裁判员就有4人。
在2015年的十四届省运会男子足球比赛中,当时人口只有8万人的坡头镇就有5个球员代表湛江队参赛,甲组有梁耀明、陈日金参赛;在校园组有马伟超、吴宇飞、李观河参赛。其中陈日金代表广东队参加过全国青年运动会乙组足球比赛,现为国青队队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