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东尼·约书亚上一次出现在拳台,还是去年九月份。那场比赛,他在伦敦温布利被丹尼尔·杜布瓦六回合击败,个人职业战绩滑落到28胜4负。从那以后,整整一年,人们再没有看到安东尼·约书亚在镁光灯下挥拳。时间流逝,拳迷的耐心也在流逝。
“拳手一年只打一场并不稀奇,可如果一整年连面都不露,警钟就该响了。”英国媒体用这句话开篇,把安东尼·约书亚这一年的空白直接摆到桌面。空白的原因并不神秘:肘关节旧伤复发,需要手术;心理创伤未愈,需要时间。两条理由足够让任何35岁的重量级拳手放慢脚步,却不足以平息外界的疑问——这位曾经的奥运冠军、两度世界拳王,安东尼·约书亚,还能不能回到顶尖行列?
手术后,安东尼·约书亚的康复进度比预期慢。团队原本希望他在2025年秋天复出,如今只能推迟到2026年初。推广人埃迪·赫恩对天空体育坦言:“现在任何一场失利对安东尼·约书亚都是毁灭性的,我们必须选对时机,也选对对手。”这句话背后,是团队对状态的担忧,更是对市场的计算。
于是,话题自然滑向“网红”杰克·保罗。保罗与“坦克”戴维斯的表演赛刚在十一月结束,流量依旧滚烫。让安东尼·约书亚与保罗对垒,既能保证票房,又能降低风险——保罗体重远轻,重拳威胁有限;比赛节奏快,安东尼·约书亚即便带着护肘也能应付。更重要的是,这场比赛不会动摇他在重量级的排名,却能让银行账户迅速回血。拳迷对此嗤之以鼻,可团队知道,职业拳击从来不是纯粹的竞技,而是一场生意。
然而,拳迷真正想看的仍是“全英对决”——安东尼·约书亚VS泰森·富里。两人从2018年就开始隔空喊话,合同细节谈了又谈,却始终没有落笔。如今,富里宣布退役,社交媒体上却依旧晒训练视频,留下半扇门。赫恩说:“最理想的情况是明年让安东尼·约书亚打富里,但这取决于富里自己想不想回来。他决定的事,从来跟常识无关。”
富里35岁,安东尼·约书亚也35岁,时间对两位巨人一视同仁。若错过2026年,比赛的关注度将随年龄递减,商业价值随之蒸发。拳坛的规律向来如此:年轻拳手崛起,老将让位,故事翻篇。赫恩比谁都清楚这一点,所以他一边放风“富里回归”,一边准备备选方案:要么是保罗,要么是法国奥运金牌托尼·约卡。后者的名字在过去两年里反复出现,却始终没能签约,原因无他——约卡虽有名,却缺乏票房号召力,只能作为过渡。
安东尼·约书亚本人一直保持低调。社交媒体上,他偶尔发一段训练剪影,配文简短:“慢慢来。”没有豪言,没有挑衅,只有对伤病的敬畏。拳迷在评论区催促,安东尼·约书亚一概不回。团队也拒绝透露具体复出日期,只说“明年第一季度”。空白期越长,猜测越多,有人甚至怀疑安东尼·约书亚会直接退役。对此,赫恩摇头:“退役不在他的计划里,安东尼·约书亚想成为三度世界拳王,这个念头还在。”
可念头需要身体配合。医生告诉安东尼·约书亚,肘关节的软骨磨损不可逆,未来每一次出拳都可能引发炎症。换句话说,安东尼·约书亚必须在“再打几场大仗”与“延长职业生涯”之间做选择。对一位曾站在巅峰的人来说,后退一步比向前一步更难。
明年春天的拳台灯光亮起时,观众最先看到的或许不是重拳,而是试探。对手是谁,比赛多快结束,都不再是重点;重点是安东尼·约书亚还能不能抬起那条曾经击倒小克里琴科的右臂,还能不能在铃声响起时迈出第一步。拳击的魅力就在于此:胜负只在一瞬间,却要用一整年去等待。